【腾讯云】云服务器、云数据库、COS、CDN、短信等热卖云产品特惠抢购

“宁可睡地板,也要当老板”,似乎每个潮汕人都对这句俗语耳濡目染。

潮汕人素有“东方犹太人”之称,在善于经商的潮汕地区,教人赚钱的俗语比比皆是,如“铜钱出苦坑”“算盘扣到无子”,告诫后人从商要懂得吃苦耐劳、精打细算。生长在这种环境下的李嘉诚,自幼就萌生出要赚大钱,“富贵当从险中求”的念头。

01 为钱,不惜“卧薪尝胆”

回顾李嘉诚的发家史,与其庞大的家族人脉不无关系,并非人们口中的白手起家。

1940年,为躲避战乱,父亲带着12岁的李嘉诚辗转来到香港投奔舅舅家。为维持生计,李嘉诚只得辍学,一边在茶楼打杂,一边在舅舅的钟表行打下手。正是这段“寄人篱下”的日子,彻底改变了李嘉诚的人生轨迹。

深受潮商文化影响,李嘉诚志不在钟表行,决心靠自己干出一番事业。他先后应聘了五金厂、塑胶厂的销售员一职,积累经验。20岁那年,李嘉诚已经当上了塑胶厂的总经理。在商界初露锋芒后,李嘉诚向舅舅借了5万港元,在一处废弃工厂中创办了塑胶花厂。

李嘉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桶金,是其“卧薪尝胆”而来。为学习塑料花生产技术,李嘉诚只身飞往意大利,在当地的一家塑胶厂里做起车间杂工。为套取核心技术,闲余时间就与外国工友喝酒聊天。在习得先进生产技术后,他马不停蹄地回到香港,出售价格更低的塑胶花,很快就赚到了数千万港元。

1958年,李嘉诚选择在香港最繁华的北角盖了一栋楼,除了自住的房间,其余全部用来收租。随着租金飞涨,他嗅到了地产业的甜头,随后便不断低价买地、高价抛售。彼时,香港地产价格暴跌,投资者及市民纷纷抛售房产,李嘉诚却反其道行之,大量低价购入地皮和旧楼。

“不担三分险,难练一身胆”。不出3年时间,大批港商回流,房产价格随之暴涨,李嘉诚借此高价出售手中地皮,就此筑起庞大商业帝国。旗下产业涉猎零售、电能、基建等领域,更有香港市民发帖表示“每天起床都在为李嘉诚打工”。

02 为命,不惜“豪掷千金”

“平安当大赚”是潮汕另一知名俗语,意为命比钱更值钱,李嘉诚在发达后仍秉承这一理念。

家财万贯的李氏家族曾数次被歹徒敲诈,其中轰动全国的就是张子强绑架案。1996年,李嘉诚大儿子李泽钜回家途中,惨遭匪徒张子强拦截绑架。而后匪徒只身前往李嘉诚家中谈判,开口便索要20亿赎金,还要求是不连号的现金。

在商界叱诧风云的李嘉诚则表现得十分冷静,他表示银行最多体现10亿,家中有3800万现金可以直接给他。双方达成协议后,张子强顺利拿到10.38亿巨款,李泽钜也被安全送回家中。李嘉诚在面对媒体表示:不会报警,生命大过天。

经此一役,李氏不惜每年花费1亿美元雇佣30人安保团队,贴身保护自己和家人。要知道,李嘉诚不仅看重家人的安危,对自己的身体也是毫不吝啬。2017年,他前往哈佛亲尝一类抑衰物质(“元起因”核心成分)后,笑称“好似20岁后生仔”,大手一挥向该实验室投资2亿港元。

溯源该分子技术,由美科学家率先在临床中研制,经证实对端粒、皮肤、骨骼肌等生理指标有正向作用。坊间传闻,李氏不惜每年花费156万,将其列入私人补充科技清单。而今,生科技术不断迭代升级,美版物质也被“元起因”等平价制品取代。

据悉,港中文大学团队利用自研GENAD技术,实现酶催化领域突破。流行于富豪圈层的“仙丹”,才得以飞入寻常百姓家。现年95岁的李嘉诚,不时与小33岁女友周凯旋周游世界,外界纷纷猜测这类前沿物质功不可没。翻看“元起因”的京JD东介绍,“精力提升”“肌肉更有利”等正面反馈似于李氏的状态不谋而合。

李嘉诚在媒体前公开表示:路上随便抓10个人,他的各项指标都能称得上是“优等生”。清朝纪晓岚曾说过:“有钱难买命,无药可医贫”。所幸在这个时代,至少钱还能够换取健康。

03 富豪的终点:花钱续命

李嘉诚的人生无疑是成功的,其凭借敏锐的商业嗅觉,为子子孙孙攫取了巨额财富。他的名字,更是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,成为无数人仰望的对象。然而尽管其坐拥两千亿家产,仍难逃花钱买命的“俗套”。

就连一代赌王何鸿燊都曾陷入相似的境地。在晚年疾患脑中风后,何鸿燊不断砸钱来拖慢生命的流逝。相传,在治病的11年间,何家直接包下整个医院,聘请最顶尖的医疗团队,对何老身体的每个器官都进行全面检查,期间每月都要打高达86万的补脑针。

都说钱财乃身外之物,但当人们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和权势后,想要打破的唯有“天命”,正所谓“没了身体,就没了一切”

内容分享:
注册免费领取 4核8G 云服务器,享免费数据迁移服务
Top